刊名:通化师范学院学报
主办:通化师范学院
主管:吉林省教育厅
ISSN:1008-7974
CN:22-1284/G4
影响因子:0.247134
被引频次:21498
数据库收录:
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;期刊分类:师范教育
恢复高考后,我于1978年8月考入华中师范学院(现华中师范大学)中文系。周乐群老师教授外国文学课。他当时就是副教授[注:当时百废待兴,很多知名大学者都还只是讲师,做到副教授已经很不容易了。],一位优秀的欧洲文学史尤其是俄罗斯文学史学者。我们能够听周老师授课是一种幸运,也是一种享受。周老师讲课,讲义放在讲台上,从来不看。他讲得绘声绘色,磁性满满。200名学子在台下听得聚精会神,鸦雀无声,每当他讲到有趣处,满堂学生会心一笑。他上课时课堂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和他的眼神始终交流着。听他的课我从来不做笔记,因为舍不得花时间,要聚精会神欣赏他的不凡气度,也不想让他的一句话从我耳边溜走。在我至今还保存着的课堂笔记中,单单缺外国文学。
1981年8月,周老师执教的78级外国文学课程结束,师生都依依不舍。进入考试前,他向同学们宣布:考试分两部分,一部分是基本知识,大家尽管死记硬背,50分;一部分是个论述题,50分。他将选一篇同学们都没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,考场上阅读后写一篇论述文章。还特别嘱咐我们不要白费心思去猜题。
考试那天,试卷发下来,我一看,第二个题目是写俄国小说家、戏剧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《三个里头选一个》的评论。这篇小说的确大家都没见过。传闻是周老师出题前夕自己翻译的原作。我做完第一道大题后,再一口气读完这篇5000字的作品,小说内容是写女主人公娜嘉在商人、男爵、大学生三个人中间选丈夫的故事。用契诃夫小说的特点对号入座,我选择了契诃夫小说的戏剧性特点立题。容不得多想,我命题为《也是一出小戏/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“三个里头选一个”的戏剧性》。2000多字的文章也算草草地一气呵成。
老师改试卷是不需要加评语的。偏偏周老师在我的试卷上加了两段评语。我觉得很有意义。转录如下:
“对于(主人公)娜嘉和其他三个男人的心理,剖析较细,作者从"戏"这个角度组织短文,颇见对作品感受之深刻和准确……”估计是他觉得意犹未尽,后又加上一段:“又:在短时间里,这篇文章写得不短,可见你文思敏捷,而且语言也流畅。但文字也嫌不够精炼,所以给人以不够充实的感觉。写文章好像也有一个过程,先是觉得没啥可说,后来滔滔不绝,由少到多,最后还有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,建议你试试能否写出十分精约的短文。周1981.8”
我这篇评论题竟然得了48分。周老师把卷子发给我们后,我根据周老师的评语,再读小说,体味评语,有很深的感受。尤其是第二段评语,完全超出了外国文学教学内容,是在教我怎么写精当的文章。指出的问题又正是我写作的软肋。看来,他是用心良苦又对我寄予希望。我好感动。毕业以后,我将这篇小说和我写的短文,以及老师的评语打印出来珍藏,以作纪念。尤其是他教导我写文章要从“由少到多”,再“由多到少”,一直影响着我参加工作后的文字劳作。虽然我在写作中没有很多精当的文章,但我一直从“不说多话”上去努力把握。
老师教育学生的经典之处往往影响学生的终生。我在某中学实习时,他是我们的指导老师。我上第一课时,略显紧张,刚站到讲台上,周老师从后排走上讲台,亲手将我的中山装的风纪扣扣好,又无声地走到后排落座,听我讲课。下课后也没见他教导我为什么要给我扣好风纪扣。自此之后,无论何时何地的公众场合,只要是穿中山装,绝对扣好风纪扣。我觉得这是一种对自己形象的爱护和对别人的尊重。
我们毕业后,周老师受到一些挫折。不久,夫妇俩就调去深圳大学工作。后因患癌症不治,已去世多年,大学毕业后我也没有见过他。
他是我无法忘怀的一位老师,这次华师78级同学纪念入学40年聚会后,写一写他老人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。于是选这么一件事情写一篇文字,以遂心愿,以作纪念。
恢复高考后,我于1978年8月考入华中师范学院(现华中师范大学)中文系。周乐群老师教授外国文学课。他当时就是副教授[注:当时百废待兴,很多知名大学者都还只是讲师,做到副教授已经很不容易了。],一位优秀的欧洲文学史尤其是俄罗斯文学史学者。我们能够听周老师授课是一种幸运,也是一种享受。周老师讲课,讲义放在讲台上,从来不看。他讲得绘声绘色,磁性满满。200名学子在台下听得聚精会神,鸦雀无声,每当他讲到有趣处,满堂学生会心一笑。他上课时课堂的最大特点是学生和他的眼神始终交流着。听他的课我从来不做笔记,因为舍不得花时间,要聚精会神欣赏他的不凡气度,也不想让他的一句话从我耳边溜走。在我至今还保存着的课堂笔记中,单单缺外国文学。1981年8月,周老师执教的78级外国文学课程结束,师生都依依不舍。进入考试前,他向同学们宣布:考试分两部分,一部分是基本知识,大家尽管死记硬背,50分;一部分是个论述题,50分。他将选一篇同学们都没读过的外国文学作品,考场上阅读后写一篇论述文章。还特别嘱咐我们不要白费心思去猜题。考试那天,试卷发下来,我一看,第二个题目是写俄国小说家、戏剧家契诃夫的短篇小说《三个里头选一个》的评论。这篇小说的确大家都没见过。传闻是周老师出题前夕自己翻译的原作。我做完第一道大题后,再一口气读完这篇5000字的作品,小说内容是写女主人公娜嘉在商人、男爵、大学生三个人中间选丈夫的故事。用契诃夫小说的特点对号入座,我选择了契诃夫小说的戏剧性特点立题。容不得多想,我命题为《也是一出小戏/浅谈契诃夫短篇小说“三个里头选一个”的戏剧性》。2000多字的文章也算草草地一气呵成。老师改试卷是不需要加评语的。偏偏周老师在我的试卷上加了两段评语。我觉得很有意义。转录如下:“对于(主人公)娜嘉和其他三个男人的心理,剖析较细,作者从"戏"这个角度组织短文,颇见对作品感受之深刻和准确……”估计是他觉得意犹未尽,后又加上一段:“又:在短时间里,这篇文章写得不短,可见你文思敏捷,而且语言也流畅。但文字也嫌不够精炼,所以给人以不够充实的感觉。写文章好像也有一个过程,先是觉得没啥可说,后来滔滔不绝,由少到多,最后还有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,建议你试试能否写出十分精约的短文。周1981.8”我这篇评论题竟然得了48分。周老师把卷子发给我们后,我根据周老师的评语,再读小说,体味评语,有很深的感受。尤其是第二段评语,完全超出了外国文学教学内容,是在教我怎么写精当的文章。指出的问题又正是我写作的软肋。看来,他是用心良苦又对我寄予希望。我好感动。毕业以后,我将这篇小说和我写的短文,以及老师的评语打印出来珍藏,以作纪念。尤其是他教导我写文章要从“由少到多”,再“由多到少”,一直影响着我参加工作后的文字劳作。虽然我在写作中没有很多精当的文章,但我一直从“不说多话”上去努力把握。老师教育学生的经典之处往往影响学生的终生。我在某中学实习时,他是我们的指导老师。我上第一课时,略显紧张,刚站到讲台上,周老师从后排走上讲台,亲手将我的中山装的风纪扣扣好,又无声地走到后排落座,听我讲课。下课后也没见他教导我为什么要给我扣好风纪扣。自此之后,无论何时何地的公众场合,只要是穿中山装,绝对扣好风纪扣。我觉得这是一种对自己形象的爱护和对别人的尊重。我们毕业后,周老师受到一些挫折。不久,夫妇俩就调去深圳大学工作。后因患癌症不治,已去世多年,大学毕业后我也没有见过他。他是我无法忘怀的一位老师,这次华师78级同学纪念入学40年聚会后,写一写他老人家的欲望就更加强烈。于是选这么一件事情写一篇文字,以遂心愿,以作纪念。
文章来源: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thsfxyxb.cn/qikandaodu/2020/1016/430.html
上一篇:我的古典文学研究之路
下一篇:杨苡:时光呼啸去,百岁保童心